与专家同行 与良师为伴——锐捷高校智慧教室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

资讯文章 191

行业用户与业内专家是最好的老师。坚信这一点,让锐捷网络找到了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“最优解”,且拥有了持之以恒、帮助用户解决场景痛点的创新力。


近日,以“推动教室变革、助力人才培养”为主题的锐捷网络高校智慧教室专家研讨会在线上召开。来自清华大学、厦门大学、成都师范学院等全国9个省份18所高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信息化专家,聚焦智慧教室“如何建、如何用、如何管”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,为智慧教育发展献计献策。


理念创新——用起来、活起来、建起来


课堂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战场,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实现教育现代化、培养创新型人才、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,也是教育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核心内容。“新高教40条”就指出,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的变化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通过教学改革,促进学习革命,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。与此同时,各大高校通过不断地实践,总结并分享了各自的高招、妙招。


在研讨会上,成都师范学院信推办主任周鑫燚分享了学校从2015年就开展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经验。他表示:“智慧教室整合了教学范式、信息技术和教学空间,满足了成都师范学院教学创新和实践的需要。通过教学模式的匹配、教学策略的运用、教学流程的管理,学校从求着老师来智慧教室上课,到老师们争着来,产生排课十分紧张的局面,充分体现了构建学习生态系统对于提高教学质量、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,帮助学校全面实现了‘老师用起来、课堂活起来,金课建起来’的目标。”


成都师范学院信推办主任周鑫燚分享经验


片面强调高大上的技术堆砌,会偏离建设智慧教室的本意。对此,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,在后疫情时代,大量学校利用智慧教学系统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成为“新常态”,必须要打破技术与课堂两层皮的现象。首先,就要做到以模式创新为先,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室环境;其次,能够让智慧教室的应用贯穿课程的目标、内容、教学资源、自学活动、线上、线下、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全过程体系;最后,能够支撑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,打造开放课堂。


简易融合—助力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


在本次研讨会上,锐捷网络介绍了近几年在智慧教室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,并与参会专家深入探讨智慧教室如何助力教学改革和创新,让师生轻松应用起来的实践手段。


锐捷网络智慧教室事业部总经理蒙亮表示:“截至目前,锐捷的智慧教室已部署了全国近500所高校,其中包含了30余所985/211及双一流高校,服务师生超过300万。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,与锐捷最早确定的简易融合理念,以及与院校教师‘共创’的研发方式息息相关。在此基础上,从重构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管理三个维度展开,进而形成了聚焦全过程的教学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,为建设后的教学服务赋能、教学应用落地提供了保障。”


锐捷智慧教室价值主张


通过“简、易、融、合”的设计理念,锐捷的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用完整的IT环境、全场景的教学应用、全方位的空间设计、专业化的教学服务,满足了高教用户的核心需求,助力教学模式创新。在此基础上,锐捷的智慧教室方案持续精进,新的解决方案将在几个重要场景中进一步满足高校用户的应用需求。比如:


应用聚合

针对课前准备、课上频繁切换等一系列的复杂性操作,锐捷将采用“聚合应用,统一教学入口”的理念,通过在大屏上提供统一UClass教学工具入口,老师们就轻松可以使用白板、课件、考勤、无线投屏、多屏调度、课堂互动、同步教学、录课等教室所有操作应用;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研讨、互动、混合、同步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,扫清了“用起来”的技术屏障。


同步教学

后疫情时代,线上线下融合的迫切需求,让智慧教室应用场景必须作出改变。为此,锐捷设计出“跨教室、跨校区、跨网络”的同步教学模式,将互动教学场景延伸到互联网和每个学生的终端上,跨越物理空间,实现同步教学。



督导巡课

针对督导巡课效率低,难以适应线上新课堂的需求,锐捷会提供在线实时巡课、录播巡课等功能,可在线观摩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督导,同时借助智能摄像头设备,可智能分析课堂教学状态,例如课堂出勤率、抬头率、教学风格、学生投入分析等多维度数据,辅助教学督导评价真实地对每个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价,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。



行业用户与业内专家是最好的老师,更是最佳的队友。


产品研发的角度上来看,“老师”二字,潜台词是“学习”。落到锐捷智慧教室这个产品上,就是找到发现学校需求的路径,并实际解决它。那么,如何发现?就是到请“老师”来、到“老师”中去,聆听实际需求,观察高校老师们的上课场景,甚至深入到备课、授课、评课的每一个场景中,再将用户和专家反馈与建议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中去。


其次,智慧教室的未来还取决于“共创”。从整个研发的流程来看,让高校的信息化专家、一线教师参与共创、共研,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上升螺旋,为设计环节提供良性依据,为后续优化提供方向指导和经验沉淀。


因此,从组织形式上来看,本次线上研讨会的内容十分“简单”,就是智慧教室如何“好用”。但其背后的意义,对于智慧教室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趋势的预判却并“不简单”。